回望2023年A股市场,很多上市公司在苦苦经营,投资者也不断遭遇压力测试。直至目前,沪指依旧维持在2900点至3000点区域内反复震荡。
展望2024年行情,笔者认为应从三个维度把握好操作节奏:一看汇率走势;二看北向资金动向;三看成交量。
先看汇率走势。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看似模糊不清,但这只是从格林斯潘延续至今的模糊话语体系的老套路,本质上暗含鸽派基调,基本已经宣告本轮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事实上,美国通胀水平延续降温态势,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张程度持续缓解,但核心CPI仍存在一定韧性,且超级核心通胀降幅慢于预期,通胀黏性犹存,所以美联储在短期内或将继续维持当前的高利率水平。而随着财政转移支付对私人部门消费支持力度的减弱,以及信贷环境进一步收缩,美国通胀水平将向2%的目标逐步靠近,但核心通胀的走弱有一个过程,预计降息周期或将于明年年中开启。由此跟随美联储货币政策起舞的外资可能会恢复向新兴市场的净流入态势,人民币汇率也能真正稳定下来,这是把握A股走势的第一关注点。
再看北向资金动向。北向资金虽然规模有限,但影响颇大。在A股市场中,人们常见的北向资金一般指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进入A股市场的外资机构资金,他们通常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的投研水平和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北向资金的特点就是埋伏时间早、进出跑得快,而由于北向资金常常先于国内资金一步,因此也被市场称为“聪明资金”。大盘数次抄底或逃顶,北向资金都领先一步,由此成了A股市场的一大风向标。
最后看成交量。当前市场的弱势特征无可置疑,但市场何时见底需要明确的量能信号,而成交量能否回到万亿上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值,在没有出现连续万亿成交之前,不能盲目猜测底部或盲目跟风抄底。跟踪市场成交量和资金流向变化的最大好处是,能清楚知道有多少人做多、有多少人看空;通过观察主力资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状态,可以揣摩出机构是在抢筹还是在抛售;从市场资金连续流入还是常常“断片”中,还可以察觉机构是在逢低建仓还是在“一步三回头”。
精准把握了上述三个维度,接下来就看何时出手了。
总体上看,2023年虽然走势一路向下,却也是沉下心来挖掘好公司的一个不错的时点。尤其是在今年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如果有上市公司业绩还能持续增长,而股价又在相对低位,那么这类公司往往是不错的潜伏标的,这些标的将在2024年迎来估值修复。至于具体的个股,笔者最近参加了几场机构组织的投资策略会,感觉明年大概率出口将持续改善,而消费与投资将保持韧性。创新药、智能汽车零部件和小家电板块或迎来爆发阶段,充满投资机会。但笔者首选的板块依然是“长坡厚雪”的大科技赛道。
12月14日,国资委科技强国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廖奇为表示,广义的算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真正的竞争实力。“随着中美两个大国的博弈,我们发现得算力者得天下。”廖奇为称,美国现在以英伟达为首的GPU作为AI芯片的引领者,逐渐取代英特尔CPU,作为异军突起的全新算力芯片模式,改变了现在整个芯片产业竞争的格局。显然,在科技创新上,我们的经济着力点将是巨大的。国家发改委称,到2026年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显然,泛算力主题将在明年大有可为,不少上市公司仍有望继续演绎这一题材。当然,对于在今年已经被炒作过一轮的相关上市公司,明年将进入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同时,数字经济时代将推动生产要素扩容,对相关芯片产业、智能化产品也将提出新的需求。